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长彬 仝婉澄[2] Zhang Changbin;Tong Wancheng
机构地区:[1]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2]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2年第7期116-126,共11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中国文学演变与文化转型研究”(批准号:14-CXTD-08)成果。
摘 要:“代言体”经王国维提出后,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但依据这一概念,会对中国戏剧的历史造成种种误解。宋金以前,中国戏剧的主要表现手段是用“动作扮演故事”,或可称之为“代行体”戏剧。“代行体”戏剧大体上可分为图腾戏、角抵戏、歌舞戏三类,每一类都有相应的傀儡模仿态。“代行体”概念的提出可以平息何谓“真戏剧”的纷争,并使中国戏剧史变得连贯而统一。西方也有“代行体”戏剧,只是发展不充分,但西方理论家更重视“动作”在戏剧中的根本作用,通过“代行体”概念,还可以深刻认识世界戏剧之间的文化联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