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温中健脾方治疗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芸峰[1] 朱凌云[2] 

机构地区:[1]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030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上海200071

出  处:《当代医药论丛》2022年第15期177-181,共5页

基  金: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药科研项目(2016LQ008);上海市海派中医流派传承人才培养项目(LPRC2017045)。

摘  要:目的:客观评价用自拟温中健脾方治疗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及停药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期间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接诊的门诊GERD患者,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5例GER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中药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为中药组患者采用自拟温中健脾方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然后观察治疗前后其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的评分、食管胃镜的评分、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生活质量量表(GERD-HRQL)的评分及停药后24周内病情的复发率。结果:1)治疗后,中药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GerdQ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7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食管胃镜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5、-4.17,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erdQ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患者治疗后的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药组患者的胃灼热、反酸、胃脘痛、咽喉不适、嗳气症状的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8、-3.79,-4.63、-5.00,-2.67、-3.34,-3.27、-3.65,-3.92、-4.15;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中药组患者咽喉不适症状、嗳气症状的积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7、-5.12,P<0.01)。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ERD-HRQL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患者治疗后的GERD-HRQL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中药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4周内病情的总复发率分别为19.5%、6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温中健脾方可有效改善�

关 键 词:虚寒型 胃食管反流病 温中健脾方 复发率 

分 类 号:R573[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