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宇佳 曾国斌 廖政贤[3] 廖立安[1,2,3] 张国栋 吴兴华[3] 韩淑辉 陈湘光
机构地区:[1]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湛江524002 [2]梅州市人民医院介入科 [3]梅州市人民医院介入手术中心
出 处:《山东医药》2022年第22期58-61,共4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梅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科研课题(2021B80)。
摘 要:目的探讨C臂锥形束CT(CBCT)血管成像技术在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诊断为前列腺癌进行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解除下尿路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患者在介入栓塞术中行2D-DSA检查的同时行CBCT检查,对比分析2D-DSA及CBCT对前列腺动脉(PA)起源、数目判定的准确性、识别邻近器官动脉吻合支的敏感性以及对PA最佳投照角度显示情况。DSA图像及CBCT图像均由一位高级职称影像诊断医师及一位高级职称介入手术医师进行阅片分析,术后观察患者的排尿困难改善情况,前列腺体积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25例成功进行双侧PA超选并栓塞,1例完成单侧PA栓塞;52侧髂内动脉的DSA及CBCT检查中,DSA可以辨识PA起源的有39侧(75%,39/52),CBCT可以辨识PA起源的有51侧(98.08%,51/5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2侧髂内动脉共15支PADSA未辨识出或辨识错误,而CBCT可以准确辨识。52侧髂内动脉共发现69支PA,DSA发现55支PA(79.71%,55/69),CBCT发现69支PA(100%,69/6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发现4支邻近器官动脉参与前列腺供血,CBCT发现11支邻近器官动脉参与前列腺供血,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通过正位及向同侧倾斜30°造影共有32侧可以显示PA的最佳投照角度,而CBCT均能显示PA的最佳投照角度,其中向同侧倾斜20°~40°有34侧,40°~50°有10侧,50°~60°有7侧,头位(CRA)及足位(CAU)均在0~10°。23例患者术后1周内成功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3例患者带尿管出院并于10 d内返院成功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17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腹部或尿道口轻度疼痛,3例出现低热,6例术后无明显并发症。1个月后患者复查MRI,前列腺体积均出现不同程度缩小。结论CBCT血管成像技术在超选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中起重要作用,可提供髂内动脉及PA的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