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自叙文体与萧红形象——解读《呼兰河传》的自我形塑  被引量:3

Modernity,Style of Self Narration and Xiao Hong’s Image——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lf-shaping of Tales of Hulan River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依伊 Peng Yiyi

机构地区:[1]香港中文大学

出  处:《小说评论》2022年第4期146-153,共8页

摘  要:引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进程中,民国女作家萧红的地位历经浮沉,与文学史价值取向的流变起伏相生相成。直至1985年,美国学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出版《萧红评传》,发掘出两大问题:一是萧红作品长期处于被政治化的过程,从而导致文本误读的现象;二是萧红形象趋于标签化,被冠以“抗日作家”名号。这两个发现使萧红研究从传统的接受中发生了重大改变(1)。

关 键 词:《呼兰河传》 中国现代文学史 自我形塑 萧红 文本误读 相生相成 自叙 标签化 

分 类 号:I207.4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