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批判意识下的“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的再阐释  被引量:1

On“Explaining the World”and“Changing the World”under the Critical Consciousness of Civil Society:A Reinterpretation of Article 11 of“Theses on Feuerbach”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谭清华[1] Tan Qinghua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哲学研究》2022年第7期29-38,共10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公共性视域下的马克思政治哲学:阐释与建构”(编号15XNB01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学界往往对马克思的“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命题作出纯粹的哲学阐释,而忽视了这一命题背后的问题意识或革命立场。缺少后者的支撑,这一命题难以自圆其说。早期马克思的问题意识经历了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到市民社会批判等发展。市民社会批判这个问题意识不仅表征了马克思的思想在哲学上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也体现了其在价值立场上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正是在这个问题意识和立场下,马克思揭示了“哲学家们”囿于市民社会形成的问题意识无法正确地提出和回答问题,即从来没有超出对世界的解释。而立足于该问题意识和立场形成的新唯物主义则超越了市民社会及其问题意识,不仅对世界作出更为本源和科学的解释,而且由于它本身蕴涵着改变世界的理念以及发现了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即无产阶级,同时也是对世界的改变。

关 键 词:解释世界 改变世界 问题意识 市民社会批判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