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熊权 Xiong Quan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 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24-129,共6页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郭沫若在20世纪20年代发生“突变”,从提倡抒情诗学转向鼓吹革命的文学与思想,现实生活中则发生了文人从军、流亡日本等变化。“突变”种种看似前后不一甚至自相矛盾,却贯穿着从本土语境出发来接受外来理论的思路。这种立足本土的方法,是20世纪20年代社会科学思潮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转折。对郭沫若个人而言则促其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先锋。
关 键 词:《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国民革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7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