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名[1] Yang Ming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出 处:《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53-58,共6页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楚地乐舞文化历程研究”(18FYS015);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楚地乐舞文化史研究”(2017054);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古代楚地乐舞的发展流变研究”(18D029);长江大学楚文化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先秦楚乐舞的文学记忆与历史重构”(CWH202006)。
摘 要:对楚乐舞的研究,具有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特点。楚乐舞对中原乐舞既有继承又有新变,显得激昂狂放,富有感染力;同时,楚乐舞又显得飘渺隽逸,强调动作的韧性,又有柔中带刚之美;楚乐舞注重典型性造型,提升了乐舞的视觉效果,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楚乐舞艺术特征的形成,与楚地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楚地方音的特点使楚乐舞节奏急促、动作激越;丝织技术的发达使楚乐舞又有了飘逸之美;道家精神的显扬是楚乐舞浪漫主义精神形成的根本原因,而祭祀巫风的繁盛和多水的地理环境,也对其浪漫的艺术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