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名

作品数:13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乐舞唐代文化意义考述高校人文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乐府学》《古代文学理论研究》《艺术学界》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古楚地乐舞探赜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年第5期177-182,共6页杨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楚地乐舞文化历程研究”(项目编号:18FYS015);楚文化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先秦楚乐舞的文学记忆与历史重构”(项目编号:CWH202006)研究成果。
上古时期,楚地先民已经创造了乐舞文化,出土音乐文物以及文献记载中的乐舞传说,都体现了当时楚地乐舞的活跃。这一时期楚地的乐器主要有摇响器、陶哨、陶埙和陶铃等,显得原始粗朴;而相关的乐舞传说则记载了部族的乐舞活动、上古乐舞事...
关键词:上古时期 楚地乐舞 乐器 传说 文化意义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代宫廷乐舞的发展
《乐府学》2023年第1期26-41,共16页杨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楚地乐舞文化历程研究”(项目编号:18FYS015);楚文化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楚乐舞的文学记忆与历史重构”(项目编号:CWH202006)的阶段性成果。
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代宫廷乐舞迅速衰落。肃宗即位后致力于恢复雅乐,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梨园。安史之乱后唐代宫廷雅、俗二乐的发展消长体现了君主心态的变化:有志之君注重雅乐,抑制俗乐,在壮志受挫时又以俗乐排遣郁闷或权宜自保;享...
关键词:安史之乱 宫廷乐舞 乐舞文化中心 
论楚乐舞的艺术特征被引量:2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53-58,共6页杨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楚地乐舞文化历程研究”(18FYS015);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楚地乐舞文化史研究”(2017054);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古代楚地乐舞的发展流变研究”(18D029);长江大学楚文化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先秦楚乐舞的文学记忆与历史重构”(CWH202006)。
对楚乐舞的研究,具有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特点。楚乐舞对中原乐舞既有继承又有新变,显得激昂狂放,富有感染力;同时,楚乐舞又显得飘渺隽逸,强调动作的韧性,又有柔中带刚之美;楚乐舞注重典型性造型,提升了乐舞的视觉效果,具有极高的艺...
关键词:楚乐舞 艺术特征 成因 
凤与传统乐舞审美范式的形成
《艺术学界》2020年第2期31-44,共14页杨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楚地乐舞文化历程研究”(18FYS015);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楚地乐舞文化史研究”(2017054);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古代楚地乐舞的发展流变研究”(18D029)的阶段性成果
凤与中国传统乐舞的关系极其紧密,古人对凤的审美也影响到对乐舞的审美。凤鸟之美表现在才德、威仪、神性及华美四个方面,这些特点反映到乐舞中,主要体现为几点:中国传统乐舞以雍容典重的风格为上,尤其是雅乐舞呈现出鲜明的美颂特点,反...
关键词: 传统乐舞 审美范式 
论中国古代文艺音节美学的内涵及价值取向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1期231-245,共15页杨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楚地乐舞文化历程研究”(项目编号:18FYS015);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楚地乐舞文化史研究”(项目编号:2017054);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古代楚地乐舞的发展流变研究”(项目编号:18D029);楚文化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楚乐舞的审美取向与流变转型研究”(项目编号:CWH201709);国家留学基金“楚地乐舞文学、文化的域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留金项(2019)75号)
音节在中国古代不仅是一个音韵学概念,也是文学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评价标准。人们认为,音节是人的情感生命的一种语言符号,诗文无不"以性命奥学寓于音节韵度中"。故音节美学不仅涉及到主体、情感、风格,而且贯穿于文气、气韵、自然、神...
关键词:古代文学 音节美学 审美内涵 价值取向 
荆州楚乐舞保护、开发及其对文化旅游的意义
《荆楚学刊》2019年第6期10-15,共6页杨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楚地乐舞文化历程研究”(18FYS015);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楚地乐舞文化史研究”(2017054);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古代楚地乐舞的发展流变研究”(18D029);楚文化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楚乐舞的审美取向与流变转型研究”(CWH201709)。
楚乐舞是荆楚大地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省荆州市对楚乐舞的保护与开发主要体现在成熟舞台作品的排演以及对楚乐舞艺术风格的研究与展现等方面。楚乐舞的保护与开发强化了荆州旅游形象,丰富了旅游资源和文化产品,对荆州文化旅游有...
关键词:荆州 楚乐舞 开发 文化旅游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慕课建设探究——兼谈长江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外文化精神十讲”的慕课化改造被引量:4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99-103,共5页杨名 
长江大学教师发展专项项目"‘人文素质教育--中外文化精神十讲’课程的慕课改造与实施效果研究"(JS201719)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与慕课发展理念相契合,其知识拓展性与网络课程的教学方式相适应;而且,慕课教学对互动交流的重视,与当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具有一致性。因此,人文素质教育课的慕课化改造完全可行。长江大学的慕...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慕课 可行性 
唐代楚地《竹枝》乐舞考述
《理论月刊》2017年第5期63-66,共4页杨名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6Q085);长江大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5csz002);长江青年基金项目(2015cqn15);长江青年科技团队基金项目(2015cqt05)
《竹枝》是唐代楚地广泛流行的民间乐舞。其起源地,在史料中并无明证,但其在唐代的发展体现为先于巴渝、荆楚广泛流行并迅速扩大于全国是可以肯定的。"竹枝"之名的由来,可能与其舞蹈道具、伴奏乐器或巫祝功用有关。《竹枝》乐舞体现出...
关键词:唐代楚地 竹枝 踏歌 民俗意味 
论唐玄宗乐舞观及其文化意义被引量:1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53-58,共6页杨名 
长江大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楚地乐舞与神话之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5csz002);楚文化研究院开放式基金<荆楚传统乐舞的神话特性研究>(项目编号:CWH201511);长江青年基金项目<楚地神话对楚乐舞审美特征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5cqn15);长江青年科技团队基金项目<图像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cqt05)的阶段性成果
唐玄宗的乐舞观是较为成熟的。在其统治的前期,他清晰认识到乐舞与政治的关系,能够灵活而节制地使用乐舞,使其对政治环境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唐代音乐造诣最高的帝王,玄宗对乐舞的艺术性有极深刻的认识。他不仅承认乐舞的娱乐...
关键词:唐玄宗 乐舞观 文化意义 
唐代宫廷舞马活动考述
《昌吉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38-44,共7页杨名 
长江大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楚地乐舞与神话之关系研究"(2015csz002);长江青年基金"楚地神话对楚乐舞审美特征的影响研究"(2015cqn15);长江青年科技团队基金"图像学研究"(2015cqt05);楚文化研究院开放式基金"荆楚传统乐舞的神话特性研究"(CWH201511)
唐代舞马活动集中于宫廷,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舞马活动的渊源可上溯至夏代,而以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达到鼎盛,安史乱中迅速衰落,唐德宗时期再次出现于宫廷,其后逐渐消失。唐代宫廷舞马表演多见于千秋节庆典、外交...
关键词:唐代宫廷舞马 发展 舞容 文化内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