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邓芳[1] Deng Fang
机构地区:[1]日本东京大学教养学部
出 处:《曹雪芹研究》2022年第3期40-52,共13页Caoxueqin Studies
摘 要:《红楼梦》第十八回元春省亲时,李纨与众姊妹及宝玉都奉元春之命作了诗,其中李纨作了一首七律,探春作了一首七绝。程乙本调换了这两首诗的归属,将七绝归于李纨,七律归于探春。程乙本的调换似有道理,但笔者认为,在元春省亲的写诗活动中,李纨勉为其难作七律,而探春故意写了一首七绝的坏诗,正是人物性格的真实反映。七律作为明清时代“应制诗”的标准诗体,由克己复礼的李纨来写是符合其身份和认知的;而被称为“乖人”的探春,在元春面前作出一首绝不会超出元春的“随众塞责”的“坏诗”,也符合她乖觉精明的性格。这看似不合理的两首诗,实则恰是十分符合小说情理的细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