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突触病相关基因及编码蛋白功能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元超 王刚 王磊 吴玮 

机构地区:[1]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耳鼻喉科,北京100101 [2]国家环境保护环境感官应激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出  处:《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22年第5期558-562,共5页Journal of Audiology and Speech Pathology

基  金: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医药卫生科研课题(19ZX29);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资助开放课题(SMFA19K06)。

摘  要: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ribbon synapse,RS)是内毛细胞(inner hair cell,IHC)与Ⅰ型螺旋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SGNs)形成的突触,作为听觉传入通路中的第一个突触,负责完成声信号的机械-电换能过程[1],是听觉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噪声暴露[2]、老龄化[3]、使用耳毒性药物[4]等情况下,RS会发生病理性改变引发听觉障碍。遗传因素在耳聋发生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患先天性聋,其中60%以上是由遗传因素导致[5]。

关 键 词:耳毒性药物 病理性改变 听觉障碍 内毛细胞 先天性聋 遗传因素 噪声暴露 IHC 

分 类 号:R764.3[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