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星虎[1] Wang Xinghu
机构地区:[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出 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第4期72-78,共7页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基 金: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研究专项项目“畲族(东家人)史诗《开路经》(综合版)整理与翻译”(项目编号:QNSY2019RC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丧葬习俗中的“开路”仪式源于古代民族招魂驱鬼与指路归宗观念。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的演述,在交往与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民族的文化习俗,吸取其他民族文化之精华,不断融入新的内容,逐渐形成相互认同的文化。这种认知通过史诗的创世与迁徙母题演述得以生动地表现,各民族在“开天辟地”和“兄妹制人姻”等故事叙述中呈现出惊人的一致,衍生出一母共生的血缘与情感认同。迁徙的文化母题,往往追溯民族渊源、迁徙路线与历史流变,讲述本民族与周边民族在不断的斗争与团结中形成相互依存的兄弟关系,唱颂民族间友好往来及文化交流,详述互通市场与婚姻的悠久历史,表达迁徙中互助扶持、共度难关的民族兄弟情感,增进了民族情感认同,强化了民族凝聚力。其民族交往的文化活力,依靠“开路”仪式上演述史诗得以传承与发展,使民族交融的文化基础有了鲜活的文化依托,中华民族共生共存的共同体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无形的强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