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春波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作家》2022年第8期68-71,共4页Writer Magazine
基 金:2020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本芭娜娜创作中的萨满文化印记研究”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B210,主持人刘春波。
摘 要:“超现实”顾名思义即超过了现实可能的界限,也就是“非真”;然而“超现实”在文艺中的存在,原本就是为了表现在现实中广泛存在而又难以表现的“真实”,所以“超现实”又是“真”。这在现代主义之后的文本中表现得尤其显若,如果说古典文本中的“非真”是信仰与规范的体现,浪漫主义文本中的“非真”是哲学观念的张扬,现实主义文本是以“真”为追求,那么现代主义则开始自觉地以“非真”实现“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