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本芭娜娜

作品数:174被引量:9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璋周阅郭燕梅张西艳姚绚文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吉本芭娜娜的文学疗愈功效思考——以《虹》为例
《文学艺术周刊》2025年第3期19-21,共3页唐敏 
吉本芭娜娜原名吉本真秀子,1964年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系。1987年,她因短篇小说《厨房》荣获海燕新人文学奖,并逐渐在日本文学界崭露头角。《虹》一书的灵感来源于她一次去塔希提岛(Tahiti)的旅行,她在回程的飞机上看到了...
关键词:日本大学 艺术系 塔希提岛 放飞心灵 《虹》 体会情感 第一视角 
从吉本芭娜娜的《甘露》看日本新型家庭观
《莲池周刊》2024年第26期0031-0033,共3页邱温柔 
吉本芭娜娜(以下简称芭娜娜)是日本文坛新时 代著名的女性作家,以小说《厨房》作为开端,其创作 的一系列作品均受到了国内外文坛的关注,甚至在世 界各地掀起“芭娜娜热潮”。作为芭娜娜一期作品的 最后一本,《甘露》中独特的家庭观与她...
吉本芭娜娜小说中的“梦境叙事”研究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4年第4期44-46,共3页马星星 
吉本芭娜娜笔下的人物会经历奇怪的梦,梦境是她创作的灵感源泉。她在《原来如此的对谈中》戏称自己是“三年寝太郎”。吉本芭娜娜有独特的梦境叙事手法,她不仅以梦境表现人物潜意识,而是把梦境当成人生的一部分,梦境与现实构成了生活本...
关键词:吉本芭娜娜 梦境 叙事 弗洛伊德 闪回 
吉本芭娜娜与她的《蜜月之旅》
《雨露风》2024年第3期29-31,共3页刘娜 
吉本芭娜娜是日本著名的当代女作家,被誉为“日本文学天后”。她的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治愈系的特点,因此深受读者的欢迎。本文以吉本芭娜娜《蜜月旅行》为例,通过解读她在作品中对人物的细腻描写,从而领悟其所表达出的对于人生的积极思考...
从吉本芭娜娜的创作看日本大众文学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21期16-18,共3页唐敏 
在丰富多彩的日本大众文学的世界中,吉本芭娜娜的作品无疑占据了一个独特且重要的位置。她的创作不仅展现了日本文学的现代面貌,也反映了对社会变迁和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本文以《厨房》为例,旨在深入分析吉本芭娜娜的创作特点,并...
关键词:吉本芭娜娜 日本大众文学 《厨房》 情感世界 创作特点 全球文学 社会变迁 
哀愁与救赎——《雏菊人生》叙事艺术探析
《今古文创》2023年第29期13-15,共3页沈思瑶 
吉本芭娜娜被誉为日本当代文坛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她创作的小说因具有治愈心灵的鲜明特征,深受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所喜爱,因此也被读者冠以治愈系作家的头衔。其作品不仅久踞日本畅销书的排行榜,还被翻译至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本文以小...
关键词:吉本芭娜娜 《雏菊人生》 叙事策略 叙事意义 
吉本芭娜娜创作中“超现实”的哲学思考
《作家》2023年第5期86-90,共5页刘春波 
吉本芭娜娜文学中存在大量具备超能力的主人公,也存在大量超自然现象,吉本芭娜娜将超现实营造成了一个精神体系,构成了她文学风格的重要一环。从哲学层面来看,超现实是一种能力或者说是一种重新看待世界的方式,包括:具备超能力的人可以...
关键词:超现实 超能力 文学风格 超自然现象 生态观 亲近自然 哲学思考 哲学层面 
吉本芭娜娜治愈系文学的研究——以《厨房》为例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3期21-24,共4页万仪 
1987年,吉本芭娜娜凭借《厨房》获得海燕新人奖,开始步入文坛。因其作品有“治愈系”的特点,在当时的日本引起了轰动,她也成了日本治愈系文学的代表作家。
关键词:吉本芭娜娜 《厨房》 治愈系 新人奖 日本 文学 
吉本芭娜娜创作中“超现实”的美学思考
《作家》2022年第8期68-71,共4页刘春波 
2020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本芭娜娜创作中的萨满文化印记研究”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B210,主持人刘春波。
“超现实”顾名思义即超过了现实可能的界限,也就是“非真”;然而“超现实”在文艺中的存在,原本就是为了表现在现实中广泛存在而又难以表现的“真实”,所以“超现实”又是“真”。这在现代主义之后的文本中表现得尤其显若,如果说古典...
关键词:超现实 吉本芭娜娜 美学思考 现代主义 古典文本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哲学观念 
吉本芭娜娜《哀愁的预感》的创伤叙事探究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6期5-7,共3页窦可阳 薄莉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264)。
创伤叙事以文学作品为载体对创伤进行再现与治愈,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成为文学批评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视阈。吉本芭娜娜的许多作品都展现了人物从创伤走向治愈的过程,《哀愁的预感》便是代表之一。吉本芭娜娜以超现实手法、色彩的描写...
关键词:《哀愁的预感》 创伤叙事 创伤症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