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晴(译) 吉海旺(译) 唐宗湘(校) Kohno K Shirasaka R Yoshihara K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 [2]不详
出 处:《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年第8期569-57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摘 要:神经病理性疼痛通常由损伤和影响躯体感觉系统的疾病所致。虽然疼痛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很好地研究,但疼痛恢复机制仍不清楚。在该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表达 CD11c 的脊髓小胶质细胞出现在神经损伤引起的疼痛超敏反应行为的发展之后。脊髓 CD11c^(+)小胶质细胞缺失的神经损伤小鼠不能从这种超敏反应中自发恢复。脊髓 CD11c^(+)小胶质细胞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IGF1 信号的干扰会再现疼痛恢复的障碍。在疼痛恢复的小鼠中,CD11c^(+)小胶质细胞的缺失或 IGF1 信号的中断均会导致疼痛超敏反应的复发。该研究揭示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缓解和复发的一种新机制,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靶标。
关 键 词:神经病理性疼痛 小胶质细胞 超敏反应 神经损伤 IGF1 躯体感觉 治疗策略 脊髓
分 类 号:R74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