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磊磊
出 处:《太阳能学报》2022年第8期519-520,共2页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摘 要:储能概念的提出源于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储能本身不是新兴技术,但其发展历程较短,要做到储能实践的有效实施自然离不开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培养,只有构建完备的专业体系,依托强大而又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培养,才能够使储能科学与实践高效融合,进而促进能源的规划与管理、储备与供给实现协调发展,为工业化的阶段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由于中国在储能科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起步相对较晚,有关该学科的构建缺乏经验,因此课程设置、内容设定、人才培养、就业指导等方面急需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完善。
关 键 词:课程设置方案 理论与实践 就业指导 规划与管理 人才培养 能源需求 新兴技术 储能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TK02-4[文化科学—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