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口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蓉 陈瑞扬 张淼 刘晨路 

机构地区:[1]天津市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病科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市口腔功能重建重点实验室,300041

出  处:《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22年第3期205-208,共4页Journal of Modern Stomatology

基  金: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2019123)。

摘  要:国际疼痛协会对灼口综合征的定义是每天疼痛超过两小时持续三个月以上,但不伴有口腔的器质性病变、黏膜无破损,而最新第五版口腔黏膜病学教材将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定义为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烧灼样痛感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也可表现为麻木感、刺痛感、无皮感、味觉迟钝以及钝痛不适等感觉,又称舌痛症,好发于绝经期妇女。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但BMS的病因认识尚不统一,本文将从精神因素、局部感染、神经因素、唾液因素、系统疾病、药物及过敏、口腔内局部刺激和内分泌及免疫因素等方面对灼口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分析。

关 键 词:灼口综合征 绝经期妇女 烧灼样痛 局部感染 神经因素 刺痛感 麻木感 味觉迟钝 

分 类 号:R781.5[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