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永伟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群言》2022年第9期41-43,共3页Popular Tribune
摘 要:孟子和荀子都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后人经常将两人并称为“孟荀”。虽然同出儒家,两人学说的分歧却非常大。作为儒家的理想主义者,孟子相信人性本善,认为只要统治者施行仁政,就可以实现国富民强,达成王道;而作为儒家的现实主义者,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所谓的善只能出自后天的教化,统治者要想富国强兵,就必须隆礼重法。由于生活在不同年代,两位思想家并没有机会就各自的观点当面辩论。幸运的是,《荀子》一书中保存了好几处荀子对孟子的评论,从这些评论中多少可以窥见“孟荀”二人在观点上的碰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