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小洁 XU Xiaojie
机构地区:[1]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
出 处:《汉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3期50-60,共11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朱谏《李诗选注辨疑》研究”(项目批准号:18FZW01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中国古典诗歌阐释史上,李白及其诗歌所形成的“意义整体”居于突出地位。历代李白诗论累积成厚厚的经典阐释层,极大地丰富了李诗学的“意义空间”。唐宋以后,李白接受与传播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内涵也愈加丰富,形成更为丰厚的李白诗歌经典阐释系统,其中具有典范意义的当属李诗古注本体系。明代朱谏晚年精心撰写的《李诗选注》十三卷和《李诗辨疑》二卷,是李诗古注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文本细读与经典接受的双重审美视域,朱谏诗论表现出“识真太白处”的理论素养与审美判断力。对于具有广泛影响的宋代李白诗歌艺术论,诸如王安石、黄庭坚、朱熹、严羽等名家诗论,朱谏主要采取辩证接受的方式,表现出相对独立的批评态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