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心理学:心理学共同体不可忽略的边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远兵 洪晓彬[2] 

机构地区:[1]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2]武汉体育学院心理学系,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8期216-223,共8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湖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重大项目“健康中国”背景下媒介体育文化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建构(21ZD096);武汉体育学院中青年科研团队资助项目(21KT06)阶段性成果。

摘  要: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史可以借鉴“中心-边缘”结构模式予以审视,因为心理学亦存在发展不平等,出现中心和边缘的态势。研究对象中的“他者”和研究取向中的“另类”表征边缘心理学,处于科学心理学的边缘。该文以本土心理学、女性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为例,分析了研究对象的“他者”;以叙述取向、修辞取向和后现代取向为例,分析了研究取向的“另类”。最后,结合“中心-边缘”的结构模式,分析“他者”心理学和“另类”心理学的价值皈依,倡导破解边缘心理学“他者”和“另类”的污名。边缘心理学面临“边缘情境”,但不能形成“边缘人格”,更不能适应“边缘文化”。

关 键 词:主流心理学 边缘心理学 边缘人格 边缘文化 “中心-边缘”结构 

分 类 号:B84-0[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