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俊[1] Hu Jun
机构地区:[1]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出 处:《文学评论》2022年第5期41-49,共9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美学视阈下的脑审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BZW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神经美学在中国本土的发展需要融合中国审美思维和智慧。人脑处理“言象意”时,需要不同的加工脑区,据此可绘制出人类审美的脑谱图:人脑初级感觉—运动区、高级认知—情感区和核心审美判断—奖赏—体验区。在此基础上,可建构出人脑动态的审美神经机制。中国思维的审美过程呈现为三个阶段:初级感知加工阶段是通过“观物”来“取象”;高级认知和情感加工阶段是细品脑中之象,即“澄怀味像”;核心的审美判断、审美体验阶段主要是大脑激活内侧眶额叶皮层和默认系统等,进行审美意象生成和创构,最终达到“无心悟道”的审美意境,完成具身认知和心智认知的高度融合,持续沉浸于审美愉悦高峰体验。神经美学从新的角度阐释了美、意象和审美意象等的关系,为中国审美意象理论的创构提供了诸多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