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美学与审美意象理论的创构  被引量:10

Neuroaesthetics and the Creation of Aesthetic Imagery Theo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俊[1] Hu Jun

机构地区:[1]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出  处:《文学评论》2022年第5期41-49,共9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美学视阈下的脑审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BZW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神经美学在中国本土的发展需要融合中国审美思维和智慧。人脑处理“言象意”时,需要不同的加工脑区,据此可绘制出人类审美的脑谱图:人脑初级感觉—运动区、高级认知—情感区和核心审美判断—奖赏—体验区。在此基础上,可建构出人脑动态的审美神经机制。中国思维的审美过程呈现为三个阶段:初级感知加工阶段是通过“观物”来“取象”;高级认知和情感加工阶段是细品脑中之象,即“澄怀味像”;核心的审美判断、审美体验阶段主要是大脑激活内侧眶额叶皮层和默认系统等,进行审美意象生成和创构,最终达到“无心悟道”的审美意境,完成具身认知和心智认知的高度融合,持续沉浸于审美愉悦高峰体验。神经美学从新的角度阐释了美、意象和审美意象等的关系,为中国审美意象理论的创构提供了诸多启示。

关 键 词:神经美学 审美特质 审美意象 审美脑区 脑神经机制 

分 类 号:B83-05[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