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春敏[1] 李成生 Yao Chunmin;Li Chengsheng
机构地区:[1]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太原030001 [2]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吕梁学院历史文化系,山西太原030001
出 处:《文化遗产》2022年第5期110-117,共8页Cultural Heritag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戏曲文物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44);山西省省筹资金资助回国留学人员科研项目“明清山右庙会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1-098);山西师范大学2019年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山西临汾庙会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9XBY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丧葬演剧是一种纯粹的民间习俗,清代官府因其有违礼法,扰乱社会,始终严格管控,禁令层出不穷。然作为村落基层组织的民间村社对此却未加阻止,反而选择默认村落丧葬演剧的长期存在。村社对其管理主要是代表村落和乐户进行具体问题的协商,包括科地以及丧事演剧中乐户的工钱和仪式着装等。在清代官府持续不断的禁令之下,民间村社组织始终保持着与其“对立”的治理态度,主要原因在于双方立场和价值观的根本差异。村社组织由民间村落遴选而成,站在民众立场对本聚落的丧葬演剧始终抱着理解与同情的态度,基层村社这种治理方式是导致民间丧葬演剧在整个清代不断加强管控与不断失效中长期徘徊的重要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