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论争与“非诗-蕴闭环”  被引量:1

The“Misty Poetry”Controversy and the“Non-Poetic-Embodied-Closed-Loop”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森[1] LI Sen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中国当代文艺研究所

出  处:《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年第5期34-39,共6页Yangtze Jiang 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40年新诗批评史研究”(项目编号:19BZW102)课题成果。

摘  要:诗歌史中有关批评、创作、流派、群体的论争,核心是“诗-蕴”生成的论争。但一般情况下,总是形成“诗-蕴闭环”和“非诗-蕴闭环”两种形态。“诗-蕴闭环”,是作品蕴成之美,是具体的、音声形色的“有意味的形式”;“非诗-蕴闭环”,是某种与具体作品“诗-蕴”生成无关的理论、批评概念或逻辑框架。

关 键 词:非诗 朦胧诗 有意味的形式 诗歌史 批评概念 两种形态 逻辑框架 闭环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