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昊天 徐剑锋[2] 潘立鑫 王秋雁[2] 向邦德[1] 钟鉴宏[1] LIU Haotian;XU Jianfeng;PAN Lixin;WANG Qiuyan;XIANG Bangde;ZHONG Jianhong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21 [2]广西医科大学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广西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南宁530021
出 处:《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22年第4期470-475,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60510);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18126055);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AA159022);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22035057)。
摘 要:近年来,随着对肝癌发生的免疫调节分子机制的深入探究,microRNAs(miRNAs)被证明可作为致癌或抑癌基因参与肝癌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进而在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耐药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miRNAs在肝癌诊断、预后、治疗及耐药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