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典顺[1] 范云 CAO Dian-shun;FAN Yun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哲学范式研究院,江苏徐州221116
出 处:《理论探讨》2022年第5期80-86,共7页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研究”(17ZDA003)。
摘 要:更加趋向自觉性、原创性续写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各种“理论成果”之后,又走向“范式建构”的更高追求。所谓“范式建构”就是指“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出了打造具有全球学术性原创内容的学术理想,或者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们提出了创新关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识性概念、新的思想、新的研究路线和新的研究方法等的“理论追求”。“范式建构”又称“建构范式”。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理论追求”不仅是“理论需要”的产物,而且在“哲学范式”架构的“要件”意义上具有“理论性根据”“学术共同体期待”“理论价值全球化”等重大“前提意识”意蕴。这些“前提意识”,表征了作为哲学范式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能够完成全球学术原创的“理论使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3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