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廷桢的词学思想及其词学史意义  

DENG Tingzhen's Thought of Ci-poetry and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美丽[1] YUAN Meili

机构地区:[1]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38

出  处:《中国韵文学刊》2022年第3期68-76,共9页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基  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邓廷桢著作整理与研究”(19ZWB007)。

摘  要:邓廷桢在常州词人的影响下,接受了常州词派以“比兴寄托”为核心的词学思想。但他不以接受和解释张氏的论词主张为满足,从文学角度发展了常州词派的理论,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知人论世,紧扣作者的人生经历来把握作者的意图;其二,从词本身的艺术特性出发来总结词的创作和批评,探讨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所在;其三,对姜夔“词中少陵”的论断,去浙、常之成见,体现融合浙、常的努力;其四,以“觇世变”之作,揭开了晚清民族词史的序幕。对苏、辛词风的独家解读,欲为词坛召唤清刚劲健的词风;对苏、姜渊源的肯定认同,使其对词统的建构独具特色,实现了对常州词派的超越。这些奠定了其独立于浙、常二派的词史地位,晚清词坛整体风气的发端与缘起亦可从中透露一二。

关 键 词:邓廷桢 词学渊源 词学思想 比兴寄托 超越 词学史 

分 类 号:I207.2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