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摘 要:本期的最大特色,在于对具体文本的“细读与重释”。长久以来,一提起“细读”,学界几乎不加迟疑地将之追溯至英美新批评传统,并与那种精致细微的文本解剖术画上等号。一方面,这种相对固化的细读方式,带来文学研究的“专业性”与“合法性”,因而在文学教育与论文生产中占据霸权地位:另一方面,这种方式的端,如封闭性、套路化,也引起日益普遍的不满,但与此相对而生的“远读”等理论,尚且无法成为替代性的整体方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