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齐鲁理工学院文学院 [2]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
出 处:《文化学刊》2022年第7期117-120,共4页Culture Journal
基 金:齐鲁理工学院2021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化立校’视野下大学公选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一一以齐鲁理工学院开设‘齐鲁文化精神’校本课程为例”;山东省济宁市尼山学者工程项目研究成果。
摘 要: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由其所创立的儒学,以仁和礼为精神内核,以伦理道德作为思想底色,以德治仁政作为理想社会治理追求。在道德化的理想政治秩序建构设想中,孔子认为,居上位的为政者发挥着“以己正人”的引领性作用,由此对其提出了“为政以德”的劝诫,进而形成了儒家特有的政德思想体系。以《论语》作为经典文本来考察,笔者认为,孔子政德思想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其一,以上率下,身正令行;其二,以礼立身,克己复礼;其三,以仁为本,仁为己任;其四,以民为本,博施于民。尽管孔子其学其思时隔今天已两千多年,但时至今日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讲政德”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新时代党员干部“讲政德”仍有必要从孔子等先贤圣哲那里汲取精神滋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19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