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串联病变远、近端血管内不同治疗顺序的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海 廖琪 李剑平[1] 

机构地区:[1]江西省兴国县人民医院,342400

出  处:《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20期3466-3468,共3页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基  金:赣州市科技计划项目(GZ2021ZSF671)。

摘  要:目的:探讨后循环串联病变远、近端血管内治疗顺序不同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后循环串联病变患者70例,根据盲抽法分为两组,各35例。A组采用球囊扩张—支架成型—取栓顺序治疗,B组采用球囊扩张—取栓—支架成型顺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管再通率)、手术指标、并发症[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预后(mRS评分)。结果:B组血管再通率高于A组,穿刺至靶血管再通时间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病至穿刺时间、取栓次数及sICH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预后良好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球囊扩张—支架成型—取栓顺序,球囊扩张—取栓—支架成型顺序治疗后循环串联病变的血管再通率更高,穿刺至靶血管再通时间更短,预后更好。

关 键 词:后循环串联病变 远、近端血管 治疗顺序 血管再通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