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春鹏[1] Yao Chunpeng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22年第5期110-115,共6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宋明理学与中医理论嬗变”(17FZX02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编中医哲学思想通史》(20&ZD03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先天、后天是源自《易传》的一对范畴,在邵雍“先天象数学”中得到了发展,并影响到明代之后的中医学。自明代医家孙一奎开始以先天、后天范畴为依据,以“人人有一太极”为思想资源,探究人体之太极——先天命门对生命活动的根源意义,发展了中医藏象学理论。经过孙一奎的“肾间动气”命门说,赵献可的“命门无形之火,在两肾有形之中”,张介宾的“命门总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最后由李中梓以“一点元阳则寓于两肾之间,是为命门”,将肾与命门合一而概括为肾为先天之本,又提出脾为后天之本,完成了中医先后天之本的理论创建,邵雍先天学本体论为贯穿其中的哲学理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