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2年第8期1958-1960,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60824,81360589);贵州省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防治重大疾病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黔科合平台人才[2020]5010);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131)。
摘 要:通过查阅基于肠道微生态认识、防治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结合五行互藏理论,以肠道微生态生理病理特点为出发点,探讨其与中医药理论之间的内在统一性。认为肠道微生态内菌群的组成结构所表现出的地域、个体差异性,是自然界五行之气对人体生长发育长期影响的一种结果,禀承了五行的物质信息。且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各组织器官生理病理密切联系的现象,与五行互藏理论认识下,一脏腑内五行失衡,可导致本脏腑乃至其他脏腑病证的现象也是高度暗合的。此外,研究不同疾病状态下肠道菌群的特征性变化,并以中药靶向调控肠道微生态防治各系统疾病的思路,与依据五行互藏理论所衍生的中药处方谴药原则,具有相通之处。或可为肠道微生态的现代研究与应用提供新思路,同时也是对中医理论思想内涵的再度挖掘。
分 类 号:R228[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