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微形态学特点的关系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赢 韦成江 龚晗 赖浩[1] 赵伟[1,2] 冯雁 林源[1]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二病区,南宁530021 [2]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肿瘤放疗科,南宁530100 [3]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南宁530021

出  处:《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2年第9期1109-1112,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基  金: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16380202、AB18221086);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S2018008)。

摘  要:目的对比检测结直肠癌肝转移和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分布及CD31阳性微血管密度(CD31 positive microvessel density,CD31-MVD)差异,探索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影像学上“牛眼征”特征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及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通过天狼星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胶原纤维及CD31-MVD在肿瘤区和边缘区的分布情况。结果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的边缘区与原发性肝癌组边缘区天狼星红染色强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5±0.11 vs 0.43±0.10,P>0.05);结直肠癌肝转移组边缘区CD31-MVD值高于肿瘤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9±2.65 vs 2.31±1.33,P<0.05);原发性肝癌组其边缘区与肿瘤区表达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4±1.14 vs 8.44±1.13,P>0.05)。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与肝癌影像学特征性表现的差异可能与其肿瘤中微血管的分布差异有关。

关 键 词:原发性肝癌 结直肠癌肝转移 牛眼征 胶原纤维 微血管密度 

分 类 号:R735.7[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