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晓雷 Zhang Xiaolei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出 处:《宗教学研究》2022年第3期27-35,共9页Religious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道教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21&ZD249);四川大学专职博士后研发基金专项项目(skbsh2022-01)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想尔注》批判和反对的“指形名道”并非泛指存思身神,而是把“道”或“一”具象化为身神的存想之法。《想尔注》对存思身神这种有选择的批判和认同的态度,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宗教神学背景。无论是《想尔注》所批判的“指五藏以名一”,还是《老子中经》所推崇的“指胆以名一”,两者皆是在汉代医学相关理论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宗教神学化发展而来的“指形名道”技法。六朝以来,“指三丹田以名一”成为道教守一思神术的主流。在此背景下,南朝天师道创造出本系的存思“三一诀”,相较于《想尔注》强烈批判和反对“指形名道”,这是汉魏六朝天师道教法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变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0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