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趙川 Zhao Chuan
机构地区:[1]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
出 处:《文史》2022年第3期99-116,共18页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南北朝隋唐道教造像碑記調查、整理與研究”(20YJCZH239)階段性成果。
摘 要:漢魏時期的重要道派天師道主張道無形象,對製作與使用血食祭祀神像持批評態度。漢魏六朝時期國家宗教和民間宗教中流行的祖先、聖賢、神仙的畫像、木像、畫像石與六朝時期江南地區巫覡製作的神像,都不能算是真正的道教造像。漢代道書《太平經》中記録了早期存思法所使用的身神圖,晉代南方地區的道教方士也使用神像作爲存思的輔助。隨着東晉末劉宋初融攝佛教、天師道和方士傳統的古靈寶經及其倡行的靈寶科儀問世,道教神像題材逐漸豐富,並開始用於儀式活動中。至5世紀,道教進一步吸收佛教功德觀念,造像成爲積累功德的途徑之一,宗教義理的轉變與信仰實踐的需要共同推動了道教造像之風的盛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