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文圣 侯应寿 Yang Wensheng;Hou Yingshou
机构地区:[1]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 [2]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87-95,共9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视域下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研究”(21AKS004)。
摘 要:人民群众作为推进共同富裕实践的历史主体,以本质性力量自觉构建了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基本内容的主观性指标。与客观性指标可能造成的信度差异不同,主观性指标事实回应了以共同富裕实践再建一切社会关系的正当性,昭示了人民在共同富裕实践中的历史主体性。其历史主体性的确证始终以人民对共同富裕实践的现实感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主观感受既表现为基于经验世界的自发性体验,同时也表现为具有升华气质的基于意义世界的自觉性追求。这种主观感受的双重指向表明在共同富裕实践中,只有正视主体主观感受与共同富裕需要、共同富裕氛围的关系前提下,才能使主体主观感受对共同富裕的原则确证、路径抉择、内涵拓展、价值彰显等产生正向性反作用。在共同富裕实践中,其正向性意义表现为主观感受会增强主体对共同富裕实践的“生动的直观”认识,激发主体在共同富裕实践中培育“共同体感觉”的能力,防止主体在共同富裕实践中形成异化性“拥有的感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