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昊[1] 杨炎 李全明[1] 陈可 叶子健 舒畅[1,2]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中南大学血管病研究所,长沙410011 [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北京100037
出 处:《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2年第3期283-288,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基 金:长沙市“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kq2102003)。
摘 要: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aneurysm repair,EVAR)是用支架型人工血管隔绝瘤体内血流,防止动脉瘤破裂,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EVAR自1991年问世以来[2],因微创、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早中期疗效理想等优势而逐渐成为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主要治疗方式。随着产品的更新迭代,支架移植物柔顺性、贴附性的大幅改进,定位锚定辅助装置及输送系统口径的不断优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开窗、烟囱和分支型支架等新技术的出现,EVAR在近30年的发展迅猛。但多个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表明,EVAR并不具备远期优势,且有较高的再干预率,这主要来自腔内技术引起的术后并发症。其中,EVAR术后AAA破裂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9%~1.1%[3,4],而死亡率高达38.7%~66.7%[4-7]。了解EVAR术后AAA破裂的危险因素及处置方案,是预防其发生的重要环节;及时进行救治,则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保证。本文对EVAR术后AAA破裂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3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