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法研究中心 [2]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系
出 处:《环境保护》2022年第18期28-32,共5页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研究”(20ZDA089)。
摘 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新近出台的《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八条的基础上,对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和天然野生动物的差别化保护作出了更为具体、科学的规定。本文以“深圳鹦鹉案”为例,对该司法解释的进步性作简要评析。为高质量推进解释的适用,建议进一步将人工繁育野生动物根据野外种群濒危程度、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三大类型,进而采取差别化的刑罚措施,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保护。为推进我国的环境刑事法治建设,应着力加强刑事环境法学和环境刑法学的对话和沟通,弥合知识结构上“事实—事理—法理—法律”的多重断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