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广州510515
出 处:《实用医学杂志》2022年第19期2501-2504,共4页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食管裂孔疝(hiatus hernia,HH)是指部分胃囊经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其改变了食管下段的正常解剖结构,导致食管韧带松弛,抗反流屏障功能下降,多项研究证实HH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好发因素[1-2],根据2014年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HRM)芝加哥分类标准[3],将食管胃连接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根据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与膈脚高压带之间的相对关系,分为三个亚型,Ⅰ型是正常的,表现为LES与膈脚高压带重叠;Ⅱ型分离距离介于1~2 cm的,还不能明确其是否存在轻度HH;Ⅲ型为LES与膈脚高压带分离距离大于2 cm,可以明确诊断为HH;临床上,Ⅱ型HH比Ⅲ型HH更为普遍[4],国人对Ⅱ型HH的研究有限,在一些研究中,Ⅱ型HH被忽略,它仅被认为是EGJ解剖学中的一个小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Ⅱ型HH在食管动力学、酸反流上的特点,为其评估、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