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Changes of starch and soluble sugar content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in pitaya fruit during its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佩光[1] 程志号[1] 孙长君[1] 郭素霞[1] 郭刚[1] 吴琼[1] 李洪立[2] 王宣入 SUN Peiguang;CHENG Zhihao;SUN Changjun;GUO Suxia;GUO Gang;WU Qiong;LI Hongli;WANG Xuanru

机构地区:[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海南省香蕉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571101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3]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出  处:《中国果树》2022年第9期51-54,共4页China Fruits

基  金:海南省高层次人才项目(320RC681,2019RC26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级创新团队—热带特色园艺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创新利用团队项目(17CXTD-02)。

摘  要:研究金都一号和越南白肉火龙果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旨在为火龙果果实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金都一号和越南白肉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7个发育时期的果实中淀粉、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等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金都一号和越南白肉火龙果果实淀粉含量均呈单峰型变化,二者均从花后5 d开始迅速积累淀粉,分别于花后20 d和15 d达到峰值,之后淀粉含量迅速降低,成熟期淀粉含量较少。金都一号火龙果蔗糖含量在花后10 d和30 d分别出现2个高峰值,而越南白肉火龙果的蔗糖含量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二者蔗糖含量均在花后30 d达到最高。2个品种从花后5~15 d期间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波动较小,花后20 d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急剧增加。金都一号火龙果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在花后30 d和35 d达到最高,而越南白肉火龙果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分别在花后30 d和35 d达到最高。相关性分析发现,金都一号火龙果果实淀粉与蔗糖含量变化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越南白肉火龙果的淀粉含量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火龙果果实淀粉降解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存在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为探讨火龙果果实中可溶性糖积累与淀粉降解机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火龙果 果实 淀粉 可溶性糖 

分 类 号:S667.9[农业科学—果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