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毛泽东著作书面口语体特征英译考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个英译本比较  被引量:3

A Corpus-Based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Spoken Language in Written Forms of Mao Zedong’s Writings: A Case Study of Three English Versions of Talks at the Yan’an Forum on Literature and Ar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立波[1] HUANG Libo

机构地区:[1]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院,陕西西安710128

出  处:《外语研究》2022年第5期83-90,共8页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949-2019)”(编号:19ZDA33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个英译本为语料,借助语料库方法考察毛泽东著作书面口语体特征的英译。本文将这种糅合口语和书面语体特征的文本类型界定为“书面口语体”,并指出对人称代词“我们”和能愿式祈使词“应该”的高频使用是毛泽东书面口语体语言的突出特征。研究发现:(1)就“我们”的处理看,译出版本(《毛选》英译组译本)倾向于采用对应策略,译入版本(Field译本和McDougall译本)则倾向于采用明示策略;(2)就“应该”一词的处理,《毛选》英译组译本和McDougall译本比较倾向于使用中量值情态词should对应源文本中的“应该”,Field译本则倾向于以高量值情态词must对应“应该”。总体上两类译本对毛泽东书面口语体特征的处理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差异。本文认为,译者或译者群体对待源文本的态度是译文呈现方式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从历时视角看,不同时代对源文本的解读方式和内容有一定差异,这些在不同时期的译文中会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关 键 词:毛泽东著作 书面口语体 语料库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