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婷 Li Ting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研究》2022年第2期128-139,共12页
基 金:2021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20世纪上半叶方言译古与新文化建设”(SK2021A0099)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20年代,古诗今译和与之相关的讨论大为繁荣,这是以往解读《我的失恋》所相对忽略的时代背景。鲁迅亲历其中,他通过今译性的戏仿,在内容上立诚,反对虚伪,传达现代爱情观,寄寓改造国民性的启蒙思想;在形式上吸取和改造传统,实现了外在结构和情感结构的统一。这首诗并不是“开开玩笑”的随意之作,相反有着鲜明的实验色彩,收录进《野草》也并非偶然。在新诗沉寂的艰难阶段,鲁迅作此诗并不仅仅为了讽刺和抒发个人情感,还为新诗助阵,有着深层的文化建设目的。新诗要打破困境不能完全摒弃传统,要对传统进行再造,以实现自身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