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家庭挽歌的书写可能与悲悼伦理——以张曙光诗歌为考察中心  

The Writing Capability and Morning Ethics of Modern Family Elegy:Focusing on Zhang Shuguang's Poem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海英 LI Haiying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文学院,昆明650091

出  处:《江汉学术》2022年第6期65-74,共10页JIANGHAN ACADEMIC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滇缅公路的文本书写与抗战记忆建构研究”(21BZW134);云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团队项目“中国当代诗歌审美与中国新文学发展”(CY2262420222)。

摘  要:当代家庭挽歌将传统挽歌的仪式从田园移到家庭领域,从而展现了被销匿、被消失的普通人之真正命运,在消解虚假抒情、反拨宏大叙事的行动中重塑了看待世界的态度,以达到对人性、历史、存在、时代本质的观照和体认。张曙光的诗作比较关注家、亲人、苦难与伦理之关系,常以具体的、日常的生活细节和情感事件来展示普通人的生存处境,将个人的困惑、绝望乃至巨大的精神冲突放在广阔的背景中,在哀悼与反哀悼的悖论中重塑生命的美学情感;将对个人化生命史的描写发展为对普遍性命题的质疑,标志着一种诗学意识与诗歌伦理的开启与转向。

关 键 词:当代诗歌 张曙光 诗学意识 诗歌伦理 丧失 悲悼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