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北京100073 [2]迁安市中医医院,河北迁安064400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年第21期4008-401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基 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No.2020394)。
摘 要: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胃肠功能障碍与病人血清瓜氨酸(CIT)、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肠三叶因子(ITF)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93例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分为无胃肠功能障碍组(71例)和胃肠功能障碍组(22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95名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CIT、IFABP、ITF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IT、IFABP、ITF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CIT水平降低(P<0.05),IFABP、ITF水平升高(P<0.05)。与无胃肠功能障碍组相比,胃肠功能障碍组血清CIT水平降低(P<0.05),IFABP、ITF水平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T水平偏低及IFABP、ITF水平偏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IT、IFABP、ITF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2,0.756,0.770;联合检测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7。结论 血清CIT水平降低,IFABP、ITF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对该病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能作为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关 键 词:缺血性脑卒中 胃肠功能障碍 瓜氨酸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肠三叶因子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