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副词“一处”的产生及演变  

The Sourc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Comitative Adverb“Yichu”(一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正存[1] 袁也 Dong Zhengcun;Yuan Ye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S01期63-77,共15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y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重大项目“汉语量范畴系统的历时发展及语义演变研究”(项目编号:22XNL01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伴随副词“一处”来源于“同所义”处所词“一处”。在语义上,同所义“一处”和伴随副词“一处”都具有“所在句主语为复数”及“所关联的动词具有[+聚集]语义特征”这两个语义要素。在句法上,位于补语位置且高频使用的同所义“一处”移位至状语位置,为其向伴随副词演变提供了句法前提。“同所>伴随”受到完形认知的影响,凸显对象从动作发生的处所空间转变为动作发出的伴随主体。伴随副词“一处”产生于中古时期的汉译佛经,宋元时代用于本土文献,最终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销声匿迹。“处所>伴随”的语义演变模式在汉语史罕见,但其具有类型学意义。

关 键 词:伴随副词 处所词 “一处” “同所”义 伴随义 

分 类 号:H14[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