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会婷 蔡梅[2] 毕慧[1] LI Huiting;CAI Mei;BI Hui(Department of Hemat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Kunming 650032,China;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Kunming 650032,China)
机构地区:[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昆明650032 [2]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昆明650032
出 处:《肿瘤防治研究》2022年第11期1202-1204,共3页Cancer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基 金:云南省科技厅-昆医联合专项(2018FE001-049)。
摘 要:0引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占成人白血病的15%,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为其特征。过去,CML患者常选用羟基脲治疗,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不能消除Ph染色体,亦不能改善预后。而新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的出现显著改善了CML患者的预后,使患者长期无病生存成为可能,但也可能带来一些晚期问题,比如第二肿瘤的发生。现报道1例确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年,使用达沙替尼期间出现的皮肤鳞癌病例,并就其发生的可能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8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