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复兴背景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设计--以淮安河下古镇为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鑫[1] 于文龙[1] 吴富钢 

机构地区:[1]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2]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出  处:《艺术家》2022年第9期19-23,共5页The Artists

基  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淮安大运河文化遗产‘数字孪生’系统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1792);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应‘运’而生的江苏传统建筑图式研究”(项目编号:18YSB003)的成果。

摘  要:河下古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曾名“北辰镇”,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时至今日,河下古镇的湖嘴大街、估衣街、花巷等主干街巷空间肌理完整,明清建筑风貌保护良好,商贾文化、中医文化、宗教文化等气息浓郁,各地游客络绎不绝。然而,相较于街区历史建筑保护的投入,政府对公共空间环境更新与活力提升的关注则较少。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居住质量与游客的旅游体验,还制约了河下古镇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公共空间建设迫在眉睫。

关 键 词:公共空间设计 明清建筑 公共空间环境 居住质量 风貌保护 空间肌理 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建筑保护 

分 类 号:TU9[建筑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