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异化还是物象化-物化?——论《穆勒摘要》中的货币理论  被引量:1

Alienation of Commerce or Reification-Thingification? On the Monetary Theory in Auszüge aus James Mills Buch “éléments d’économie politiqu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阳 Zhou Yang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5

出  处:《现代哲学》2022年第5期32-38,共7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世界历史视域下的马克思共同体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19YJC710116)。

摘  要:与平子友长的物象化不同,望月清司的交往异化并没有充分考虑使用价值的维度。平子友长的物象化概念建立在《资本论》价值形式理论基础上,它具有包含关系规定与特征规定、价值维度与使用价值维度于一个“物”自身之中的二重化结构。尽管这种物象化理论是一种科学理论,但它并不能解释《穆勒摘要》中的货币异化现象。《穆勒摘要》中的货币异化运动呈现为推理论的逻辑形式,它虽然也具有“社会活动”-“物”这两个规定,但这两个规定并不像物象化-物化那样是一个事物共存但不共显的方面,而是作为相互外在的两个实体而共存、共显的。

关 键 词:《穆勒摘要》 交往异化 物象化 物化 

分 类 号:B313.7[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