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哈迎飞[1] Ha Yingfei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出 处:《学术研究》2022年第11期181-188,共8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教育与现代中国的意义生产研究”(19BZW09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朝花夕拾》是鲁迅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作为自传性回忆散文,《朝花夕拾》存在明显的记忆改写问题,尤其是长妈妈的故事与事实出入很大。长妈妈是鲁迅童年时代和祖母、母亲一样对他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女性人物,《朝花夕拾》十篇散文中有五篇出现了她的身影。《朝花夕拾》对长妈妈的故事改写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将买《山海经》的时间移到踏死隐鼠之后;二是将长妈妈的过失迁移到衍太太身上。《朝花夕拾》记忆改写的重点在长妈妈身上,但记忆改写的缘起却与“仇猫”的话题有关。鲁迅“仇猫”,与童年时期长妈妈踏死隐鼠有关,但根本原因不在于此。童年时代的鲁迅不喜欢长妈妈,但长妈妈给了他“真实的爱”,而貌似好人的衍太太却给了他最大的伤害,正是这一发现,使他在《朝花夕拾》中对童年记忆进行了重新书写。鲁迅认为,真实生于理解,理解生于爱,《朝花夕拾》中的记忆改写与此意义发现直接相关。“爱的发现”不仅是20年代中期拯救鲁迅出于痛苦深渊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是“旧事重提”能变为“朝花夕拾”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