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迎飞

作品数:56被引量:7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佛教文化关系论宗教儒教禅宗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研究》《东南学术》《瞿秋白研究文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项目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旧事重提”与意义发现--论《朝花夕拾》的记忆改写被引量:2
《学术研究》2022年第11期181-188,共8页哈迎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教育与现代中国的意义生产研究”(19BZW099)的阶段性成果。
《朝花夕拾》是鲁迅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作为自传性回忆散文,《朝花夕拾》存在明显的记忆改写问题,尤其是长妈妈的故事与事实出入很大。长妈妈是鲁迅童年时代和祖母、母亲一样对他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女性人物,《朝花夕...
关键词:旧事重提 记忆改写 意义发现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探究被引量:6
《教育导刊》2022年第4期28-34,共7页哈迎飞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传承研究与数据库建设”(编号:20JZD04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教育与现代中国的意义生产研究”(编号:19BZW099)。
大学语文是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和基本途径,但百年来,我国大学语文课程的主导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课程定位不准。从课程定位、教材建设以及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当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首先应...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 课程建设 
新媒介时代师范生文本阅读能力提升训练的实践路径与理论思考
《教育导刊(上半月)》2021年第10期77-83,共7页哈迎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教育与现代中国的意义生产研究”(编号:19BZW099);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语文教育民族化理念在师范生文学鉴赏与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研究与实践”(批号:粤高教函[2018]180号);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语文教育民族化理念的教育硕士文本解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编号:2018JGXM7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传承研究与数据库建设”(编号:20JZD049)。
新媒介的兴起,使文学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使师范生文本阅读能力的提升训练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面对新媒介时代,探索既符合本民族特点又具有现代意义且操作性强的师范生专业素养提升路径,也许可以尝试将中国古代阅读经验和...
关键词:新媒介 师范生 文本阅读 实践路径 
论现代中国的“文学”与“文学教育”被引量:1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83-88,共6页哈迎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BZW099);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粤高教函[2018]180号);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18JGXM73)。
在清末学制改革逐渐兴起的文学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文学教育中“文学”的缺失。文章从社会转型和教育教学的双重维度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指出:作为意义再生产的一种方式,文学教育在中国...
关键词:文学教育 “文学”缺失 意义生产 
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宗教”问题被引量:1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09-116,共8页哈迎飞 贺仲明(主持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作家的晚年写作研究”(12BZW081);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现代化进程中文学经典的认同作用研究”(2014WZDXM021);宣传思想创新团队项目“转型社会与中国故事的现代书写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认为,研究宗教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目光不能仅仅局限在三大宗教上,而应关注宗教代用品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本文从社会转型和历史传统的角度,对这种代用传统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儒教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
关键词:现代文学 宗教 儒教 生活的艺术 
论《骆驼祥子》与老舍的晚年迷失
《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1期104-106,共3页哈迎飞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它不仅是标志了老舍创作的高度,而且是解开老舍晚年创作和思想之谜的一个宝库。本文试图以文本研究为基础,对《骆驼祥子》与老舍一生思想发展的联系进行深入探析。越努力越失败越努力越失败是老舍创作中一...
关键词:坏女人 《月牙儿》 《骆驼祥子》 
论《色戒》与张爱玲晚年的隐痛书写被引量:1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7期86-91,共6页哈迎飞 叶文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ZW081);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2014WZDXM021);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项目(13C05)
《色戒》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创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文本,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这部作品的创作动机及主题宗旨等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文章从隐痛书写的角度,对《色戒》的隐晦与隐痛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色戒》的隐晦与张爱玲后期的隐痛书...
关键词:张爱玲 色戒 隐痛书写 
论《骆驼祥子》与老舍的晚年“迷失”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11期141-150,219,共11页哈迎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作家的晚年写作研究"(项目编号:12BZW081);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现代化进程中文学经典的认同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014WZDXM021);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项目"文学经典与文学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3C05)的阶段性成果
《骆驼祥子》是解开老舍晚年创作和思想之谜的一个宝库,透过这部作品可以看到,老舍对穷人问题的思考既显示出惊人的深刻,也暴露出原生的不足。由于这种不足与他的晚年悲剧直接相关,本文对两者之间的联系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指出尽...
关键词:老舍 祥子 《骆驼祥子》 晚年“迷失” 
论鲁迅小说中的“他者”与“自我”——以《伤逝》研究为中心被引量: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08-113,共6页哈迎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现代作家的晚年写作研究"(12BZW081);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现代化进程中文学经典的认同作用研究"(2014WZDXM021);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项目"文学经典与文学教育研究"(13C05)
《伤逝》是一部爱情小说,作为一种思想表达,它不仅反封建,而且对"独尊自我"的现代性进行了深度反思。从"他者"视角探讨《伤逝》中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可以看出,真正对启蒙者的"自我"构成挑战的是子君。因为子君和涓生一样把发挥个...
关键词:鲁迅 《伤逝》 自我 他者 
论中国现代作家的灵魂思考及文学书写——从鲁迅、周作人到杨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78-83,共6页哈迎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ZW081);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2014WZDXM021);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项目(13C05)
中国现代作家的灵魂书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引起世人足够的重视。文章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中国现代作家灵魂书写的方式、贡献及意义展开了深入研究,指出中国现代作家的灵魂书写不仅丰富了中...
关键词:鲁迅 周作人 杨绛 灵魂书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