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哈迎飞[1]
出 处:《教育导刊(上半月)》2021年第10期77-83,共7页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教育与现代中国的意义生产研究”(编号:19BZW099);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语文教育民族化理念在师范生文学鉴赏与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研究与实践”(批号:粤高教函[2018]180号);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语文教育民族化理念的教育硕士文本解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编号:2018JGXM7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传承研究与数据库建设”(编号:20JZD049)。
摘 要:新媒介的兴起,使文学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使师范生文本阅读能力的提升训练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面对新媒介时代,探索既符合本民族特点又具有现代意义且操作性强的师范生专业素养提升路径,也许可以尝试将中国古代阅读经验和读书方法与师范生人才培养的时代诉求结合起来,通过“文本熟读——文本讲读——文本研读”的三角合力展开。因为阅读在中国自古以来具有安身立命的重要功能,促进该功能的实现,发挥其积极作用,对语文教师和师范生来说,既是职责所在,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使命所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