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X受体β在电针治疗慢性脑缺血炎性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Role of liver X receptorβ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erebral ischemic inflammatory injury by electroacupunctur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邢小炜 钱琦[3] 金平 Xing Xiaowei;Qian Qi;Jin Ping

机构地区:[1]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康复中心,杭州310014 [2]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放射科,杭州310014 [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杭州310005 [4]杭州市中医院放射科,杭州310007

出  处:《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22年第2期122-126,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9ZQ031);浙江省卫生健康科技计划项目(2022KY578)。

摘  要:目的:探讨肝X受体β(LXRβ)在电针治疗慢性脑缺血炎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激动剂组和电针组,每组各10只。假手术组大鼠麻醉切开颈部皮肤后,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进行结扎。模型组、激动剂组和电针组大鼠均给予经典二血管闭塞(2-VO)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激动剂组大鼠造模成功后喂食LXRβ激动剂T0901317(1 mg/kg,每日1次,连续7 d),电针组大鼠造模成功后给予电针治疗,持续1周。于术后2周从各组中分别选取1只大鼠采用快速断头取脑法进行模型病理性评估。各组大鼠于术后第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考察认知功能情况。水迷宫实验结束5 d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的病理形态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海马CA1区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海马CA1区LXRβ、核因子κB1(NF-κB1)P50及NF-κB1 P105蛋白表达。结果:各组大鼠在定位航行实验中的平台距离与爬上平台所需时间(F=2.960、2.945,P=0.045、0.046),在空间探索实验中第一次到达平台时间与穿越平台的次数间比较(F=7.627、3.512,P=0.001、0.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及激动剂组大鼠平台距离均减小[(1136±857)、(760±629)、(699±702)cm],爬上平台所需时间[(49±41)、(36±28)、(34±33)s]及第一次到达平台时间[(38±19)、(29±25)、(24±18)s]均缩短(P均<0.05),但在穿越平台的次数上仅电针组大鼠显著增多[(2.0±1.4)vs.(3.9±1.8),P<0.05]。HE染色提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胞核染色加深,排列松散,细胞层数减少;电针组与激动剂组大鼠的神经元细胞形态结构有明显改善,神经元数量增多,细胞层数显著增多。各组大鼠海马CA1区脑组织IL-1β(F=18.350,P<0.001)、IL-6(F=4.235,P=0.018)和TNF-α(F=4.190,P=0

关 键 词:脑缺血 炎性损伤 肝X受体β 电针 

分 类 号:R575[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